1980年夏天,有两个少年背着球拍进了中国的一个训练馆。他俩是从瑞典大老远来的乒乓球手,一个叫林德,一个叫瓦尔德内尔。那时候,他俩就是普通的外国选手,就是想来中国取取经。估计谁也没想到,16岁的林德和14岁的瓦尔德内尔,后来会在中国乒乓历史里变得很重要。那个还有点孩子气的瓦尔德内尔,多年后成了乒坛大满贯选手,他的名字让好几代中国国乒选手都头疼。
现在中国是乒乓球界的霸主,但以前中国乒乓也有追赶别人的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乒坛是匈牙利和日本队说了算。1959年容国团拿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乒乓才有了出头的机会。不过这荣誉没让中国队马上登顶。到了七十年代末,日本队还能在决赛里连续打败郭跃华,说明他们实力也挺强。那时候中国队还在找突破的办法,不过这段摸索的过程,成了国乒走向辉煌的基础。
瑞典队派球员来中国训练,是因为他们反思了自己的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瑞典乒乓也辉煌过,本格森拿了世乒赛男单冠军,瑞典队还得了男团和双打冠军。但后来他们很快就不行了,这让他们压力很大。为了重新崛起,他们学日本队,让年轻球员来中国,想从这个乒乓强国学点本事。不久,林德和瓦尔德内尔开始了严格训练,还和中国当地选手切磋。一场意外的比赛,让他们知道了中国乒乓的厉害。有个看门大爷主动挑战他们,结果大爷的旋转球把他俩打得很惨。这场比赛,让这俩少年见识了中国乒乓民间高手的实力,也让他们明白,乒乓在中国已经融入生活,到处都能看到。
展开全文
训练里输了比赛,瓦尔德内尔没退缩,这反而成了他后来崛起的动力。那时候,他还在日记里发誓,要打败所有中国选手。从蔡振华到刘国梁,再到马文革和王涛,瓦尔德内尔真的做到了,这些国乒名将都输给过他。未来的中国乒坛巨星们也开始行动了,孔令辉开始学球,刘国梁开始玩球拍,马琳还小着呢。后来这些人一起见证了中国乒乓再次辉煌,他们和瓦尔德内尔的较量,成了乒坛的美谈。少年时的情结变成了一场场精彩的比赛。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