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于报名

(1)报名方法:本次赛事报名采取线上和线下报名方式,请各参赛选手、机构认真阅读《赛事报名方法》请各参赛单位于5月17日(星期一)17点前将参赛报名表(电子档)及有关资料交到东莞市围棋协会办公室。请大家务必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报名,一到截止时间报名系统会自动关闭。

(2)参赛选手应完全阅读附《个人自愿参赛声明书》,若报名参赛即视为已确认并同意声明。

(3)报名地点:东莞市围棋协会(东莞市南城区体育中心体育场西区二楼)。

六、竞赛组别

本次比赛分两个赛区,共计十八个大组:

1、波利亚学校赛区设立15个组别:4段组、3段组、2段组、1段组、定段组(1-4级)、5级组、6级组、7级组、8级组、9级组、10级组、15级组、20级组、25级组、无级组 ;

2、松山湖赛点设立3个组别:

松山湖无级组、松山湖25级组、松山湖20级组。

(注:定段组、1段组各组别不少于12人;2段组、3段组、4段组,各组别人数不少于8人,级位每组实际人数不少于20人,若各组参赛人数不足,则取消该组别比赛。)

各大组根据参赛者人数由电脑抽签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不超过64人。

七、参赛费及参赛资格

赛事二维码 支持在线报名 有报名回执

(1)报名费:200元(不包含食宿费及证书办理费用,证书办理按《广东省围棋协会实施《中国围棋协会证书管理系统》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价格另行收费),一经报名,非主办方原因不得退费。

(2)参赛资格:东莞市及周边地区(4-16周岁)围棋爱好者凭广东省围棋协会会员赛事管理系统上的注册级别报名。

八、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颁发的«中国围棋规则»。

(2)无级组、25-9级组进行4轮积分编排;8-5级组、定段组、1-4段组各进行6轮积分编排。

(3)比赛分组进行,双方用时为40分钟包干,根据比赛进程裁判可以中途放钟计时,超时判负,迟到15分钟算弃权,对手获胜,累计二轮作自动退出比赛处理。严禁搅局,裁判长有权裁定搅局者负或其它判罚。

(4)本次比赛规定负方签名,一经签名,本轮赛果不再重复。

(5)本次比赛采用电脑编排,并使用腾讯围棋APP拍照数子功能和人工数子相结合进行终局数子,选手如对拍照数子结果有异议,须保持对局原状,并立即向裁判提出复议申请。

(6)请运动员保证坐对自己的位置,如有坐错,判坐错者负;对坐次有疑问的棋手可以咨询场内裁判。

(7)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本次所有争议对局,首先由裁判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如果确定无法判定,则由双方抽签决定,一律不再重赛。

九、关于报到:

参赛队员于比赛当天开赛前30分钟前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必须佩带参赛证(非常重要)

十、升级标准:

4段组:比赛选手均为4段,且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8名,轮次不少于6轮,按名次靠前者的15%比率晋升5段。

3段组:比赛选手均为3段,且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8名,轮次不少于6轮,按名次靠前者的21%比率晋升4段。

2段组:比赛选手均为2段,且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8名,轮次不少于6轮,按名次靠前者的23%比率晋升3段。(冠军晋升4段,必须同组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50人才能晋升)。

1段组:比赛选手均为1段,且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12名,轮次不少于6轮,按名次靠前者的25%比率晋升2段。(名次靠前者的2%比率晋升3段,必须同组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50人才能晋升)。

定段组:比赛选手均为4-1级(或持8级(含)以上证书,经广东省围棋协会围棋AI系统鉴定其具有4级(含)以上水平者可参加该组别),且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12名,名次靠前者的3%比率定2段(但必须同组实际参赛人数不少于50人)。按名次靠前者的28%比率定1段。40%比率定2级、60%比率定3级。

5级组:比赛选手均为5级,6胜、5胜定2级,4胜、3胜定3级,2胜定4级。

6级组:比赛选手均为6级,6胜、5胜定3级,4胜、3胜定4级,2胜定5级。

7级组:比赛选手均为7级,6胜、5胜定4级,4胜、3胜定5级,2胜定6级。

8级组:比赛选手均为8级,6胜、5胜定5级,4胜、3胜定6级,2胜定7级。

9级组:比赛选手均为9级,4胜定6级,3胜、2胜定7级, 1胜定8级。

10级组:比赛选手均为10级,4胜定7级,3胜、2胜定8级, 1胜定9级。

15级组:比赛选手均为15级,4胜定8级,3胜、2胜定9级, 1胜定10级。

20级组:比赛选手均为20级,4胜定9级,3胜、2胜定10级, 1胜定15级。

25级组:比赛选手均为25级,4胜定10级,3胜、2胜定15级, 1胜定20级。

无级组:比赛选手均为无级别,4胜定15级,3胜、2胜定20级, 1胜定25级。

注:(1)入门组--5级组,每组参赛人数不少于20人,定段组—1段级,每组参赛人数不少于12人,2段组---4段组,每组参赛人数不少于8人,定段组、升段组按实际参赛人数计算百分比,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2)为鼓励女子选手参赛, 各组别在未定段或未升段的女子第一名且胜率超过50%的可定段或升段。

十一、奖励办法:各小组分别给予男子前8名、女子前3名颁发荣誉证书。

十二、证书办理事宜

根据《广东省围棋协会实施《中国围棋协会证书管理系统》暂行管理办法》规定:

(1)请申办段、级位证书的棋手,须在比赛结束2个月内申请办理,过期不予办理;

(2)棋手达到1-5段成绩时,必须办理相应成绩的段位证书。

(3)级位证书可选择性办理,下列情况的,必须办理一次相应成绩的级位证书:

1)、首次获得级位成绩的;

2)、首次获得8-5级成绩的;

3)、首次获得4-1级成绩的。

(4) 参赛者申办段位、级位证书,其认证费和服务费根据中国围棋协会明确的限价原则缴交相应费用(含围棋行业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统一的服务成本)。不允许办赛单位变更价格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25-1级:每本45元。

1-5段:每本1段150元,2段160元,3段170元,4段300元,5段330元。

(5)管理办法内规定必须办理证书的棋手,如因未办理证书从而影响到《广东省赛事管理系统》段、级位成绩更新的,自行负责。

十三、办赛要求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的通知(体办字2020,102号)和广东省体育局有关做好体育赛事和活动防疫工作要求规定,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为本赛事的主责单位,承担赛事组织、管理、防疫、安全等工作职责,并向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单位报备同意后才能举办比赛。

十四、本规程的解释权属东莞市围棋协会,赛事组委会保留本次赛事规程的解释权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权。

十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注:本次比赛根据疫情控管及场地管理要求,在比赛期间家长禁止进入比赛区域,家长将选手送入比赛区域入口后即可离开,家长可在上午11:30后和下午16:30分后进入比赛区域入口接孩子,请各位家长配合。

附件2

个人自愿参赛声明书

一、本人与我监护人完全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没有任何身体不适或疾病,包括严重心律不齐,高血糖或低血糖,以及其他不适合脑力体育运动等疾病,身体健康。本人自愿参加本次比赛。如在比赛期间出现任何身体状况不适,均与本次比赛无直接因果关系。

二、本人与我监护人充分了解本次赛事期间可能会潜在的危险,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受伤或事故,我会竭尽所能,对自己安全负责的态度参赛。

三、本人与我监护人愿意遵守本次比赛的所有规定,如在参赛过程中出现潜在风险或发生风险,本人将立刻终止参赛并告知赛事组委会,完全接受赛事组委会的安排。

四、本人与我监护人接受赛事组委员在比赛期间提供的现场应急急救性质的医务治疗,但在医院及其他相关医疗组织、机构救治等发生的相关费用由本人承担。

五、本人与我监护人已自行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若发生意外伤害,本人与监护人、家属、亲友、代理人承诺将不对赛事组委会进行问责、追究,只向保险机构索赔。

六、本人及监护人已认真阅读、全面理解以上内容,且对上述所有内容予以确认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此声明。

家长签字:

日期:

附件4

围棋比赛新冠肺炎防控措施

本次比赛根据防疫需要,己制定防疫措施,并己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备同意办赛。

(1)防疫物资准备及场地消毒

备足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赛前对场地进行消毒清洁,彻底消除卫生死角。

(2)入场筛查

对进入比赛场所的全体员工与参赛选手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做好体温监测、因病缺勤请假、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入场的所有人员须佩戴口罩,且全程不得摘下。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赛场。

(3)发现上报

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咳嗽、胸闷、乏力等疑似症状的,第一时间将该人员带至隔离观察室,严禁外出。同时通知该人员家属,相关医疗机构。由相关医疗机构完成转送工作。

(4)病例甄别

配合医疗机构迅速做好病例甄别工作,应核查其近期是否去过重点疫区、有无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以及聚集性病例接触史,分别按以下程序处置:

1.如果有,应立即就地单间隔离,并通知疾控部门,120 转运至定点医院,协助开展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排查与处置。

2.如果没有,继续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治疗。机构在及时上报信息的同时,需及时了解患病人员动态情况,做好相应后续工作。

3.对出现确诊病例的,视情对比赛场所实行封闭式硬隔离。确诊病例的诊断应以卫生部门为准。

(5)场所消毒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机构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对患者所在的场所、排泄物分泌物、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做好对环境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6)应急指挥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防控工作专班应在第一时间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现场防控工作,做好消毒和隔离等工作,严防疫情扩散,同时报同级政府和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